1. 配合劑結團異常
原因分析:生膠塑煉不充分;生膠或某種/些配合劑受潮,含水率過高;裝膠量過大;硅膠制品定做隔熱墊輥距太大,粉狀配合劑直接落到輥筒上被壓成片狀;輥溫過高;粉狀配合劑含粗粒子或結團物;凝膠太多:
2、可塑度過大過小或不均
原因分析:塑煉膠可塑度不適當;混煉時間過長、過短;混煉溫度過高或過低;并用膠未摻和均勻;混煉不均勻;軟化增塑劑多加或少加;碳黑添加過多、過少或用錯品種。
3、收縮過大
原因分析:未加硫化劑的膠料-可塑度過低;混煉時間太短;密煉機啊混煉時間過長,導致結聚;加硫化劑的膠料-膠料的焦燒時間過短,開始焦燒;存放時間過長,門尼粘度過高或開始焦燒;
4、物理機械性能不合格或不一致
原因分析:配合劑稱量不準確,尤其是硅膠制品定做隔熱墊補強劑和增塑劑;硫化機和促進劑漏配或錯配;混煉過度;加料順序不合理或者混煉不均,容易引起性能不一致;
5、各批膠料之間的性能差異
原因分析:初始加料溫度不同;冷卻水和溫度有差異;上頂栓壓力差異;配合劑稱量有誤差;不同批號之間配合劑的差異;使用了代用配合劑;排膠時間和溫度不一樣;不同的操作者用不同的方法壓片機上加工料;分散程度不一樣。